您的位置: 首页 >南幼保健>卫生保健>详细内容

卫生保健

11月健康橱窗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11-20 10:16:06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秋季传染病早知道(二)

秋季天气干燥,气候多变且早晚温差大,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,抵抗力又较弱,极易受到病毒的侵袭。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,杜绝常见传染病,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,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,保护孩子的健康。

病毒性腹泻

  秋冬季的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的“秋季腹泻”和由诺如病毒感染的病毒性腹泻,可通过食物、水、气溶胶和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,主要症状为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腹痛和腹泻。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,进食又少,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、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,引发营养不良,如不及时治疗,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。

预防措施

1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,并用肥皂或流动水洗手,尤其是饭前便后及外出归来后。

2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,餐具专用,注意饮食卫生。

 

手足口病
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,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感染。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疱疹液而感染。

感染后首先出现发烧症状,手心、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(疹子周围可发红)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

预防措施

1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做到饭前便后洗手、不喝生水、不吃生冷食物,勤晒衣被,多通风。

2、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,比如游乐园、室内商场、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。

 

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。特征为发热和喉痛,在软腭的后部、咽、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,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。潜伏期3-10天。多以突发高热开始,24-48小时可达高峰,升至39-41℃,伴头痛、咽部不适、肌痛等,婴幼儿常有呕吐、拒食,甚至发生高热惊厥等。

预防措施

1、早晨、饭后及睡觉前漱口、刷牙。

2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,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、柔嫩多汁的食物摄入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4.11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