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南幼保健>卫生保健>详细内容

卫生保健

保健宣传2025.10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10-11 16:37:27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10月份疾病风险提示

十月气温逐渐转凉,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风险增加,在此提醒 师生员工注意流感、食源性疾病的防范。仍需继续警惕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输入风险,尤其是学校、托幼机构等 人员密集场所,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,切实防范聚集性疫情发生。

一、蚊媒传染病

(一)基孔肯雅热

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、关节痛/ 关节炎、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。
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白纹伊蚊、埃及伊蚊叮咬传播。苏州主 要是白纹伊蚊。

主要症状:

发热、关节痛/关节炎、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。主要症 状有急起高热、关节痛、关节肿胀、斑丘疹,可伴有头痛,恶心、 呕吐、纳差、腹痛等消化道症状,畏光,结膜充血或出血症状。

(二)登革热
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。
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白纹伊蚊、埃及伊蚊叮咬传播。苏州主 要是白纹伊蚊。

主要症状:

高热:突发高热(39℃以上),三痛:剧烈头痛、后眼窝痛、 肌肉和关节痛,三红:面部、颈部、胸部潮红,皮疹: 四肢躯干 或头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。

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预防措施:

1.定期清理积水:家中水培植物 3-5 天换水清洗 1 次。清除 废弃积水容器。

2.做好防蚊措施:家庭安装纱窗纱门、室内使用电蚊拍或蚊 香,睡觉时使用蚊帐。

3.个人户外活动做好防护: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,户外活动 时喷涂含避蚊胺(DEET)、驱蚊酯、羟哌酯等有效成分的驱避剂, 伊蚊一般在白天叮咬人,尤其活跃于日出后2 小时和日落前2-3 小时,请避免在此期间于树荫、草丛、绿化带停留。

、食源性疾病

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疾病。

主要症状:主要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可 伴有发热,严重者可出现脱水。该病具有发病突然,家庭呈多例 感染,集体单位表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。

预防措施:

1. 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。加强食品卫生管理;不吃病死禽、 畜肉和腐败变质的食物;加工生食、熟食、半成品的器具分开使 用。

2. 控制细菌繁殖。合理储存食物,熟食在室温下不宜存放2 小时以上。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(最好在5℃以 下),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。

3. 杀灭病原菌和灭活毒素。 肉类、蛋类、奶类、水产品煮熟 煮透再吃,剩饭剩菜不宜反复加热,食用前务必加热煮透。

4.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。饮用水要达标,新鲜果蔬仔细挑; 生食瓜果要洗净,保质期过不再吃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5.10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